校训
厚德尚技,砺志笃行。
办学理念
以质立校 崇尚技能 创新引领 服务就业
办学定位
坚持一个优先,树立二个目标,培养三项能力,实现四个满意,践行五进活动。
释义
一、校训: 厚德尚技 砺志笃行
“厚德尚技、砺志笃行”作为校训。“厚德为成人,尚技为成才,砺志为锐意,笃行为坚定 ”。树立德业、注重技能人才培养,勉励全校师生修养身心、历练品质,养成高尚的品质、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精神,崇尚学问、夯实技能、磨心砺志、脚踏实地,坚定信念,矢志践行。
“厚德”:深厚的德泽、崇高的道德。源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尚技”:尚为尊崇,注重,重视之意。技:技能、技艺。
“砺志”:励志,锐意。清李渔《慎鸾交·久要》:“待我礪志青云,立身廊庙,做些显亲扬名的大事出来。励志笃行:就是有坚定的信念,一心一意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笃行”:笃即忠实,在古语也有忠实、沉重之意;行:自己走的路.自己的行为.言行一致.源自《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
二、办学理念:以质立校 崇尚技能 创新引领 服务就业
“以质立校”,是学校的办学方针。质量是学校的名片、学校的品牌,我校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内涵谋发展,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立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技工教育发展内在规律,合理规划定位我校发展方向、培养目标,优化办学资源、结构和层次,走质量强校发展之路,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从注重追求技工教育的共性特色和我校的个性特色入手,在质量中求生存,从特色上做文章,努力突出办学特色,着力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崇尚技能”是学校的办学重点。培养与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高尚情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具有必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职业能力,能在生产或服务一线岗位独立工作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引领”是学校的办学方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用创新发展理念引领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学校要创新发展,教师要创新方法,学生要创新学习。《中国制造2025》需要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技工教育要从创新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技工教育与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全面提高全校教职员工的创新意识能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向前。
“服务就业”是学校办学宗旨。要培养适应现代生产和现代服务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我们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要服从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设置专业。强化区域服务的宗旨意识(即强化区域性),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即突出实践性),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即体现教育性)。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当地支柱产业发展规划设置常设专业,以提升优秀专业的品牌效应,提升学校的专业形象。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当地战略性新兴产业或转型产业的需求设置新兴专业,并在做新、做活方面下功夫。创造性的开展校企合作,将产教融合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有机结合,开设校中厂、厂中校,实现充分就业,满足企业和社会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推进新型学徒制开展,工学结合,传承技艺,培养工匠精神。
三、办学定位:创建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四、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更多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坚持创新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教学质量,做到精心育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形成我校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一个优先:坚持德育优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始终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突出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与品质,以德为行,以学为上,做对社会有用之才。
树立二个目标:学校学生以全日制高级技工学籍为主,同时具有成人教育专科(或本科)的学籍,教育要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学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毕业要求可同时获得高级技工和成人专科(或本科)的毕业证书。
培养三项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按照技工学校要求,实行双证书制度,即高级技工学校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理论学习和实操训练,获取相应的职业能力高级工证。培养学习能力,在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文化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不断获取各项工作本领和技能。培养沟通能力,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和形式培育学生的沟通能力,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历程中,为取得事业的成功,适应社会的多样需要,必须学会与人沟通的能力和方法。
实现四个满意: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服务要以生为本,努力实现四个满意,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
践行五进活动: 教育学生在校学习要积极参加五进活动,即进课室、进图书馆、进实验实训室、进体育场馆、进社会,通过五进活动锻炼自己,获取各种能力与素养。